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导结合案例谈战略管理

来源:动态信息 发布时间 : 2011-04-12 点击量:
什么是战略管理?战略管理的五项驱动力是什么?战略管理对于企业而言有多重要?4月8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曼教授专程来到南校区,结合自己为企业做咨询的一些案例为广大师生讲解“企业战略管理与企业危机管理”。副校长刘建达,人事处、科研处负责人及管理学院全体领导出席了讲座。讲座由管理学院院长钟育赣主持。

讲座伊始,我校副校长刘建达为赵曼颁发客座教授聘书,并赠送纪念品。


刘建达向赵曼颁发聘书

战略如山,策略如水

赵曼指出,战略是一种客观思维,即企业长远性、全局性的谋划与方略,其运用要根据阶段性的变化及时做出比照和选择,才有可能赢得时间来整合资源,提升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综合竞争力;与灵活多变的策略相比,战略追求稳定,立足长远。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战略如山,策略如水”。战略能够指导全局,企业成长的几大力量(战略、市场、制度、人才、价值观、借势、品牌、创造力)都非常重要。但战略必须放在首位,因为“谁的战略聚焦成功,谁就能够胜出”。战略对了,才能制定正确的策略。

战略管理的五项驱动力

战略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如何实现好的管理呢?赵曼专门谈到了战略管理的五项驱动力。

五项驱动力就是“组织协调”、“分工协作”、“资源运用”、“激励机制”、“客观评估”。“组织协调”包括结构和功能两部分,两部分可以实现管理的系统化和优化。“资源运用”就是人、财、物的运用。企业的发展要“把握重点,稳住基本”,而企业的战略管理,则能使企业的五项驱力合力形成“1+1>2”效益。在谈到激励机制时,赵曼特别强调,“信息结构与决策结构、激励机制要一致”,她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山上、河边同时有一个人,山上的人能看到河流的流向,看不到河边树上的果子。河边的人则相反,三者的一致就是要明白两个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并让他们乐意去做。


赵曼:战略管理的五项驱动力

战略一定要看得远,一个案例是“世界级啤酒行业巨头不惜重金收购中国的啤酒企业,所用资金早已足够建新厂”,赵曼解释道,我们不仅要看到财务账,更要看到市场账,外资进入中国,资金、人才都不缺,唯独缺渠道。巨资收购中国啤酒企业,获得了工厂,也消灭了一个个竞争对手,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本土啤企的销售渠道。如果自己建设渠道,耗时长,损失会很大。

赵曼最后讲到战略管理需要把握的方面,“我在为一些企业做咨询给他们强调过抓住行业机会和行动能力的重要性”,具体说来就是,时机的把握、需求的把握、结构的把握,同时要对行业拐点有预见性,这是危机管理的一个方面。另外,一定要以客户为导向,“客户不满意值多少钱?”,“1个人的不满意可以传播8个人,使8个人不满意;1件不满意的事,就是6次优秀的服务也换不回来”。

在交流环节,很多同学都提出问题,有的涉及战略安全、有的涉及执行力管理,赵曼专门延长了讲座时间,一一做出解答。管理学院院长钟育赣特别感谢赵曼两个小时的讲解,并做点评。

附:主讲人介绍

赵曼,女,1952年出生,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被聘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曾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10部,主编国家级统编教材4部,各类成果获省部级科研奖6项。主持或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在内多项重点课题。
赵曼教授多年来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教书育人,经常带领学生和青年教师深入工矿、田野进行社会调查,为政府提供的多项政策建言被采纳。曾赴美国、日本、巴西、阿根廷等国进行学术访问和交流。

关闭